正在阅读:我们是淮海经济区最闪亮的十颗星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淮北快讯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我们是淮海经济区最闪亮的十颗星

转载 0561.cn2023/03/25 13:59:38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徐州发布 作者: 1070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地图上 

东连沿海经济带 

西襟中原经济区 

南接长三角城市群 

北临环渤海经济圈 


“一带一路”中心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

自东向西穿境而过 

一座座城市跨越山川河流和行政界线 

紧密地连接在一起 

这就是淮海经济区 


请看

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特别策划

↓↓↓

我是淮海一颗星

一同领略淮海大地的澎湃活力

(排名不分先后)



· 淮北 ·



这里是淮北


《诗经》里的相土建城千古流芳,中国十大古曲这里独占三席,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


197万人口,上榜“中国好人”174名,位居全国地市前列,“好人之城”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底色。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在这里,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在这里,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在这里。



这里是淮北!来自天南地北的追梦人汇聚于此,砥砺奋进、勇毅前行,捧出光和热,铸就淮北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。


这里是生态美城。建成区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.5%,半城山水半城诗。率先在全国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,“土地再生的奇迹”让“淮北经验”成为全国典型。



这里是烟火人间。开放包容丰富了这个城市的味道,本土本味的油茶、羊肉汤、杠子馍唇齿留香。口子窖酒香十里,棒棒茶回味无穷。


在淮北生活,啧得很!





· 徐州 ·





这里是徐州


大风起兮云飞扬!


这里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。作为华夏九州之一,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,为彭祖故国、刘邦故里、项羽故都,汉墓、汉兵马俑、汉画像石“汉代三绝”闻名中外,享有“两汉文化看徐州”的美誉。



这里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。北接齐鲁、南屏江淮、东邻沿海、西襟中原,素有“五省通衢”之称,京沪、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会,“米字型高铁枢纽开通6个方向、直达全国186个城市。



这里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。作为全省唯一肩负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双重身份的地区,这里产业发展起步早、基础好,目前位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,徐工集团排名全球行业前三。


这里是辐射周边的区域中心城市。锚定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总定位总要求,着力打造“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”,城市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,加快把国家和省赋予的定位变成实际地位,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。


云龙山、云龙湖、潘安湖……让人流连忘返;把子肉、地锅鸡、羊肉串……让人垂涎欲滴。


今天的徐州,包容是她,豪迈是她;多情是她,旖旎是她。


徐州,个把滴!





· 菏泽 ·



这里是菏泽


菏泽,一座把牡丹爱到骨子里的城市。


这里历史悠久,古为伏羲之桑梓、尧舜之故里,素有“天下之中”的美誉,政治家伊尹、军事家孙膑、商圣范蠡等名人辈出。



这里文化繁荣,祖源文化、黄河文化、牡丹文化、水浒文化、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,是著名的“中国牡丹之都”和“书画之乡、戏曲之乡、武术之乡、民间艺术之乡”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。


这里交通便利、生态宜居,机场、高铁、航道、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密集实施,立体化区位交通优势日益突出。



来这里,你一定会被牡丹沁人心脾的芳香迷醉。菏泽牡丹栽培始于隋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,以花大、型美、色艳著称。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、品种最全、产业链条最长的栽培、科研、加工、出口和观赏核心区。


菏泽牡丹,真不孬!




· 济宁 ·



这里是济宁

子曰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


这里是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卫生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,这里是“孔孟之乡,运河之都,文化济宁”!



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,是孔子、孟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,是始祖文化的聚集地,轩辕氏、神农氏、伏羲氏等“三皇五帝”都曾生活居住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。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项。



这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,拥有大运河“水脊”之称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,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,也是确保京杭大运河畅通的咽喉要道。近年来,济宁港航物流强势崛起。2022年,龙拱港一期投产运营,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开工建设;新开通5条集装箱航线、累计达到15条,货物吞吐量5600万吨、增长22%,居全省港口第5位、内河第1位;梁山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。